言情中文网 > 血衣卫 > 第0735 走投无路的宁王(文)

第0735 走投无路的宁王(文)

言情中文网 www.yqzww.so,最快更新血衣卫 !

    齐泰自认高明的局,恰恰对了燕王的心思,燕王迟迟不肯起兵,一是时机未到,二是担心自己起兵之后宁王在后面搞小动作,到时候腹背受敌难以分兵应对。最新最快更新

    宁王虎视眈眈,所以燕王的担心不无道理,只要不动宁王,燕王肯定不敢起兵造反,如果选择削减燕王的封地和兵力,宁王只会坐山观虎斗,看着燕王和朱允炆斗个两败俱伤。

    朝廷的削藩令送到宁王的封地,宁王只是淡然一笑,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,只是一点,任何人都不想失去手中的权势,一旦失去,这些王爷的地位便会大不如前,宁王是朱元璋的十七子,所以年纪上要比自己的侄子朱允炆还要小上一岁。

    “请他进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来人正是黄子澄,对黄子澄的事宁王早有耳闻,几位王爷被查都是出于此人之手,所有人清楚,黄子澄、齐泰都是朱允炆的爪牙,专门对付这些手握兵权的王爷。

    “拜见王爷。”

    黄子澄躬身跪拜,此人倒也客气,宁王冷哼一声,“不敢,黄大人请起。”宁王摆明了是看不起黄子澄这种人,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。

    黄子澄起身,手持圣旨,所以有恃无恐,“王爷,齐王、鲁王....纷纷上书请求削减封地,王爷为先帝之后,自当一切以大明社稷为重。”

    黄子澄在给宁王戴高帽,更是推出已死的先皇朱元璋,要知道朱元璋在这些儿子心中的地位极为重要,毕竟是大明开国之君,而且为了大明一生兢兢业业。

    宁王哈哈大笑,“好一个大明社稷,当初,先皇13岁封我为宁王,15岁率兵出征,为了巩固大明的边地,本王不敢有丝毫懈怠,今日,难道就因为你一句大明社稷,就要削掉本王的兵权?既然连自己的叔叔都信不过,那么一旦再有战乱,何人统兵,那个人就一定会为了大明社稷抛头颅洒热血?”

    宁王一阵发问,而且每一句都是问到节骨眼上,黄子澄应该早就料到宁王不会轻易就范,“王爷,无需动怒,请听在下一言,如今四海升平,诸位王爷当全力辅助圣上兴盛大明,此为正途。”

    宁王哈哈大笑,“笑话,这些兵马都是父皇赏赐给我的,岂能你一句话说收回就收回,先皇的脸面何在,本王的颜面何存。”

    宁王确实难对付,黄子澄逐渐有些招架不住,临行之前拍着胸脯,这一次一定要说服宁王接受削藩一事,黄子澄只能耐着性子把其中利害关系讲了一遍。

    宁王冷笑,“黄大人辛苦了,来人,送黄大人先去歇息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外面跑进来两个人,手臂一伸,“黄大人,请吧。”黄子澄还想说点什么,宁王已经转过身去,摆明了不想再听下去,这种情形黄子澄也想过,只能多来几次,毕竟宁王和其他王爷相比地位要尊贵一些,而且手中兵马也多,所以,不会轻易接受朝廷的削藩令,无非就是考虑颜面问题,时间长了,最后没有退路,也就只能答应。

    黄子澄走了,宁王转身,“欺人太甚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,一定要尽快拿个主意才行,老贼黄子澄带着圣旨,恐怕脱不了太长时间。”下方站着宁王心腹,这些年,宁王同样拉拢了不少好手,正是因为有这样强大的实力,所以才会让燕王如此担心。

    宁王究竟有多少兵马?带甲八万,其中有接近四万的精锐骑兵,这可是大明的根基,绝对的精锐,当年就是靠着这支战无不胜的骑兵击败北元大军,宁王手下的骑兵号称朵颜三卫。

    明洪武二十年(1387),明朝派遣冯胜、傅友德和蓝玉等率领二十万大军绕道庆州(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)包围了纳哈楚军队驻地。纳哈楚被迫投降。上述蒙古诸部失去屏障,其驻地随时可能遭到明朝的侵掠。二十一年(1388),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(今内蒙古贝尔湖)被明将蓝玉的军队击败西走。这些重大的军事失败,使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。他们只得归附明廷。

    洪武二十二年(1389),明廷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朵颜、泰宁和福余三卫。朵颜卫在屈裂儿河(指洮儿河南支流归勒里河)上游和朵颜山一带;泰宁卫在塔儿河(今洮儿河)流域,即元代泰宁路;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(今乌裕尔河)流域。同时,明廷授封三卫首领以各级官职,进行笼络和羁縻。封阿札施里为泰宁卫指挥,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;海撒男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;脱鲁忽察尔为朵颜卫指挥同知。最新最快更新明廷要求他们“各领其所部,以安畜牧”(《明实录·洪武二十二年五月癸巳》),做明朝的“属夷”。

    蒙古人称朵颜卫为兀良哈,泰宁卫为翁牛特,福余卫为乌齐叶特。这是因为朵颜、泰宁和福余三卫分别是以兀良哈部、翁牛特部和乌齐叶特三部为主组成。后来,明朝也把朵颜卫称为兀良哈卫。当初,三卫当中以泰宁卫最强大,其次福余卫,朵颜卫在后。后来,朵颜卫实力迅速壮大,跃居三卫之首。因此,明朝往往把三卫笼而统之地称作朵颜三卫或兀良哈三卫,把朵颜、泰宁和福余三卫的驻地统称为“兀良哈地区”。

    说简单一点,朵颜三卫类似现在的雇佣兵,不过实力极为强悍,基本上都是由蒙古的精锐骑兵组成,擅长夜袭和骑射,战斗力极为强悍,燕王一直担心宁王,其实最担心的就是这支队伍,一旦燕王骑兵,以朵颜三卫的速度,两天之内就可以奔袭自己的封地和后营。

    宁王除了这些精锐骑兵之外,同时拥有六千战车,火器若干,所以,燕王和朱允炆之间的这场博弈,宁王站在哪一边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极大。

    “你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宁王看着站在下方的亲信,同样是宁王最信得过的人,那人笑了一下,“其实是要问王爷自己,究竟想要什么,如果只是这座王城,王爷已经得到,就算削减封地规模交出兵权,王爷还是王爷,这里始终都是王爷,根本没有变。”

    那人说完看着宁王,没有错,晋王的那场动乱,来的快,去的也快,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燕王,无形之中多出十几万的大军,同时给自己带来一个救国于危难的好名声,这一点很重要,可惜,宁王还是晚了一步,等消息送到宁王这里再发兵,燕王已经势如破竹扫灭晋王叛军,速度之快让人咋舌,同时暴露了一点,燕王的实力,就算不收编晋王的乱军,燕王手下兵马的战斗力肯定要在晋王之上。

    “如果燕王兴兵,以你之见,胜算如何?”

    那人眉头一皱,“王爷的意思是指?”

    “你不需要管,我只想让你亲口告诉我,如果燕王兴兵,谁是胜者。”

    “燕王必败。”

    “哦,此话怎讲?”宁王愣了一下,亲信的话应该和宁王想的有些出入,毕竟这些王爷根本不把软弱的朱允炆放在眼里,而这些王爷里面最能打仗的就是燕王。

    “回王爷,北军虽然骁勇,可惜,不善水战,南地多水,行军有所不利,一旦战事不利,后方被袭,燕王必败。”那人说完冲着宁王抱拳施礼。

    “如果加上本王?”

    “这!”

    亲信皱了一下眉头,“胜算可达五成。”

    “讲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的封地与燕王封地相邻,如果王爷起兵,燕王大可不用担心后方被袭,如此就可以大举兴兵压境,朝廷的南兵人数虽多,可惜较为分散,其中多数为边军,一旦燕王突然兴兵,然后封锁消息,如此京城可得,大事可成。”

    宁王听完连连点头,这种事只是分析而已,很多时候都是纸上谈兵,当然,自己不是赵括,朱允炆更加不是白起。

    “王爷。”一人快步跑入,“燕王到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,燕王,这么快。”宁王神色微变,确实来的太快,黄子澄前脚刚到,燕王就到了,就算两人之间的封地离的近,从燕王封地赶到这里至少有几天行程,所以,只有一种可能,燕王提前得到消息。

    “请。”

    燕王已经进入宁王封地,随行只带几名亲信,都是一等一的高手,这就是燕王的过人之处,如果这个时候率领大队兵马过来,只会让事情变糟。

    宁王快步走出,燕王快行几步来到近前,居然一下子保住宁王鼻涕一把泪一把哭了起来,这一下宁王反而蒙了,要知道平时的燕王绝对是雷厉风行,此时,居然哭成一个泪人。

    “四哥,这是怎么了?”

    燕王停住哭声,“老十七啊,这一次你一定要救救四哥,不然,咱们兄弟真的要被人打入十八层地狱,再无翻身之日。”

    燕王眼中含泪,宁王不明所以,于是拉着燕王去自己的厅堂说话,燕王坐罢,说的都是兄弟之间彼此的情义,包括已死的秦王等兄弟,宁王听罢不由得鼻子一酸,确实如此,自从朱允炆当了皇帝以后,这些兄弟已经死了六个,这些事都是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发生。

    “四哥,你我是兄弟,咱们最亲,有什么事一定帮你。”

    燕王偷眼看宁王,宁王毕竟年纪小,燕王这次来就是为了说服宁王联合自己起兵对付朱允炆,只要能说服宁王,燕王有绝对的把握可以打败这个年轻的小皇帝,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皇位,而且为了这一天,燕王已经偷偷准备了几年。

    “四哥得到消息,朝廷要拿十七弟开刀,想当年,你我兄弟为了大明的安稳立下多少战功,现在好了,没仗打了,也用不着咱们兄弟了,一个圣旨下来,咱们就得乖乖的听话。”燕王说完叹口气,宁王在一旁喝闷酒。

    “四哥,这件事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燕王摇头,“有什么办法,对付完你,下一个肯定就会轮到我,这样也好,以后,你我兄弟就可以什么都不管,每天种种田,看看花,做个快活王爷。”燕王说到这里偷偷用袖子去擦眼角,一旁的宁王多半是想到自己今后的境遇,此时一个劲的喝酒。

    燕王嘴角露出一丝笑意,看着宁王眼圈都红了,这件事也就成了一半,这一次同样是按照道衍的安排前来,而且一定要说服宁王,如果宁王有所犹豫,唯有采取极端的手段,大举兴兵,然后说服朵颜三卫归顺自己。

    前文说过,朵颜三卫就是大明的雇佣兵,每年从大明这里得到不少的好处,三卫的首领私下里和燕王关系不错,只要多给好处,燕王相信,自己完全有能力说服朵颜三卫加入自己的阵营,当然,除非是万不得已,否则,燕王不想对宁王用兵,一旦起兵,燕王同时想得到剩下那些王爷的支持,如果你拿出一份当时的大明地图就可以看出来。

    朱元璋的十几个儿子的封地分布在京城周围,等于是将京城围在中间,这样的目的原本是为了保证京城的安全,朱元璋并没有想过,有一天,一旦这些儿子联合起来围攻京城,京城同样处于四面受围的境地。

    “四哥,你知道我的性子,刀架在脖子上都不怕,偏偏受不了这个,黄子澄、齐泰算什么东西,只要四哥一句话,立刻杀了黄子澄,然后起兵造反,就算是死,也要死在战场上,这是朱家男儿的宿命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燕王拍案而起,等的就是这句话,“兄弟齐心,其利断金,若大事能成,你我兄弟平分天下,今日在此立誓,若违此誓,天诛地灭。”